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论文 > 查看论文

政、校、家、企四位一体, 共建胶州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示范

 

  • 作者:孙云涛
  • 学校:胶州市教育体育局电教站
  • 学段:初中
  • 学科:其他

分享到 微信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 “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 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 型社会”。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 知》要求:鼓励教师应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 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空 间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逐步实现 “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2018年,全面实现各级 各类学校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 年)》做出三年规划2017年,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 实现相关数据自动归集,建立学生成长、学校管理、教 育决策等主题数据库,并建立数据深度应用机制; 2018年,全市中小学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85%的中小学 实现电子书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教学应用的实践探 索;到2018年,培养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应 用管理人才,培养100个教育信息化创新教师团队,建成 10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一、胶州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胶州市以“全面发展促均衡,科学发展提质量,和 谐发展保稳定”为总体思路。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促 进教育均衡化,弓丨领教育现代化,通过改变教与学模 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高标准设计、高品质 建设、深层次培训、高效能应用、高水平创新”的五步 推进模式。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为“统一规划、分步实 施、协同推进、共建共享”。
  前期推进了学校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学校也全部实 现光纤接入,同时对全市学校进行了网络升级以及无线 覆盖的智慧校园建设。自2011年起,投入3200余万元, 1000M光纤到桌面,校校有网站,完成网络校校通。投入 4000多万元,为所有中小学装配“班班通”设备2132 套,2014年实现了 “班班通”全覆盖,教师能够熟练使 用班班通上课,以“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大力 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实现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示 范市奠定了软硬件基础。
  二、共建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示范性的进程
  1、推介试点
  教体局于2015年3月17日在第四实验小学召开了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建设说明会”,全市中小学校长或 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上由企业现场展示平台功能、介 绍试点学校应用效果以及企业的服务理念和应用驱动的措施。
  根据“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自主选择”的原则, “优学派智慧教育”平台以领先的技术理念、符合胶州 市实际的资源共建共享方案、优质的驻校服务团队等优 势脱颖而出,共有28所学校同意进入首批试点校开展常 态化教学应用实践。2015年4月23日,政、校、企三方代 表负责人在胶州十中就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共识,正式进 入实施阶段。
  2、全面培训
  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电教站安排专人 负责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工作,一校一站组织一对一数字 化教学教研活动,教体局出台相关政策对开展好的学校 以奖代补,进行培训经费补贴。
  “优学天下”公司安排长期驻校人员,为学校、教 师提供技术、教研、资源、培训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支持。
  试点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一把手的数字化教育领导 小组,在工作量化、评优选先、职称评定晋级等各方面 出台了相关文件,通过这些措施激励了教师在数字化教 学方面的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精神,从而培养了骨干 和种子力量,为由点到面的普及积蓄了力量。
  2015年至今,通过集中式培训(理念、技术)、介 入式指引(教研、磨课)、陪伴式服务(交流、展示 课)等手段,连续开展了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电子 书包’骨干教师教学研讨”,28个电子书包试点学校每 校一站举行展示课;流程为“教师上课一一上课教师谈 教学设计一一听课教师评课、写听课反思一一教研员总 结评价”。会后所有资料均上传共享到“胶州市一对一 数字化教学应用云平台”上。该活动目前已进行了50余 场,平台上传课例累计460余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1 胶州市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应用云平台
  2015-2017年,胶州市连续三年参加青岛市“一师一 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及评选活动,获奖总数达 到700余人次。
  2016年青岛市微课大赛,得益于一对一数字化教学 活动的拉动,我市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共有1079节 获奖,占所有奖项总数的21. 05%。其中,髙中238节, 占髙中奖项总数的16.1%;初中679节,占初中奖项总 数的34.14%;小学96节,占小学奖项总数的6. 2%;学 前教育66节,占学前教育奖项总数的52.8%。
  3、融合创新
  ⑴课题引领

  常态化的应用不是盲目的,胶州市通过参与国家 级,省、市级重点课题,在课题研宄的引领下,充分将 技术与教学融合,使技术应用有效促进教学改革、提升 教学效率。2014年,教体局电教站、实验初中、第七中 学、阜安小学等六个单位立项、20个学校试点参与国家 “十二五”重点课题、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宄课题研 宄。2017年,实验初中、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第十中 学、第二十三中学等五所学校参与了中央电教馆“教育 大数据分析研宄”项目,课题研宄正在进行中。
  胶州市第十中学参与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宄“十 二五” “十三五”重点课题,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总 结,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一单双翻三段五环节”的教学模式。
图2 胶州十中的教学模式
  (2)创新探索与大数据
  在应用过程中,实验学校积极参与到创新研宄和 探索工作中,目前胶州十中、二十三中、七中、实验初 中、二中是中央电教馆“教育大数据分析研宄”项目的 首批实验学校,在教学中参与到实验、教育大数据采集 等具体的工作。
  2016年中央电教馆“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实验 区落户胶州,我市成为央馆“教育大数据分析研宄”项 目全国九大实验区之一,并于2017年1月召开了实验区 大数据分析研讨会。会上蒋鸣和教授作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精彩报告,对教育大数据分析研宄工作提 出了建议,并就我市下一步的实验工作进行了指导。

图3 大数据项目实验校名单公布

图4 胶州市教体局副局长李文作报告

图5 蒋鸣和教授作报告

图6 “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研讨会现场
  4、深化拓展
  (1)创新资源建设
  本着“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学校参与”的原则, 胶州市教体局出台了2016年1号文件,与“优学天下” 公司共同举办了胶州市“优学天下”杯首届初中微课大 奖赛,把各科知识点系列化,微课程进行了知识点全覆 盖,实现了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7 “优学天下”杯首届初中微课大赛文件

图8 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
  (2)创新应用环境
  实验校在假期中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夏令营活 动,通过体验让他们感受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个性化、自主化和便捷化,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肯定。试点工作 也实现了从学校购买终端到学生自带设备(BY0D)的新常态转变。

图9 学生假期夏令营学习
图10 家长走进BYOD课堂
  三、我市一对一数字化教育工作获得认可
  1、研训一体化
  在两年多的实施过程中,胶州市教体局先后在十一 中、十中举办了胶州市智慧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 内容包括优秀教师展示课、实验教师经验分享、以及专 家的高端引领,累计有数千人次参加培训学习。
图11 胶州市“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应用研讨会现场
图12 胶州市“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应用研讨会现场
  2016年10月,青岛市300所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水 平提升培训在青岛创业大学举行,刘衍乐校长带领的十 中团队在本次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同年10月,山东师范大学赵建民教授、青岛市教育 技术装备信息中心相关领导、专家一行在胶州市教体局 领导陪同下来到胶州十中,调研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和 “人人通智慧教学”应用情况。
  2016年11月,“青岛市内外迁移教学法胶州教学研 讨会”举行,青岛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初中历史中心 组成员和胶州市教体局相关领导及骨干教师近200人参 加了本次活动,研讨会上,胶州十中孙启友老师展示了 历史课堂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常态课。
  2、全国研讨会
  2015年7月,我市举行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 “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題一对一智慧教学新常态第三届 全国研讨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教育专家800余人参 加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央电教馆王晓芜副馆长、上海教 育技术研究所蒋鸣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刘军副教授现 场指导,胶州市副市长姜青华参加了会议并致词。
  2016年4月,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宄“十二五”重 点课题《优学派互动学习系统环境构建及其教学创新应 用模式研究》结题会议在我市召开,中央电教馆黄天元 处长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五位专家、100多名实验学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图13 第三届全国课题研讨会现场
图14  “十二五”课题结题会议现场
  3、国际信息化大会
  2015年5月,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胶州市“深 层次培训、跨越式发展”、胶州十中自主交互 “1123”跨界教学新模式在会展中心青岛馆展出。   
  2016年6月,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胶州十中 “大数据带来的大变革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在 会展中心展出:胶州十中刘衍乐校长作为山东半岛唯一 校长代表在“山东省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论坛”上作了题为《蝶变源于互动中广播智慧》的精彩报告。
图15 刘衍乐校长作报告
  4、外来参观学习和教育傕息化齐魯行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成功经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代 表团到胶州参观学习。
  山东教育电视台走进胶州,对以胶州十中为代表 的一对一数字化教育“亮出风采,打造智慧教育新生 态”进行了报道,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云、网、端”政 校家企四位一体合作机制,共建胶州一对一数字化教育 示范市。
  四、共建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示范市的“四位 一体”合作机制
  政府(教体局):规划、统筹、推进。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区域推进。胶州市政府及 教体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工作,经常过问指导,参 加实验教学相关会议,了解建设及应用情况,是实验顺 利进行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学校:培训、应用、提升。通过全员培训、家校 沟通,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家校沟通方式、教育管理模 式,响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各种培训、教学研讨,锻 炼了队伍,树立了形象。
  企业:沟通、服务、发展。优学天下提供免费平 台、提供优秀团队进行优质培训及共建共享平台资源, 为我市提供专家指导、多次会议展示、跨区域校际交流 机会,树立了我市的教育和学校形象。
  家庭:参与、体验、支持。推动一对一数字化教 学的普及应用,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在寒暑假, 教师在线上发布导学案、课程资源、在线测试、课后作 业,进行大翻转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开展青青义教等在线 指导和答疑,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假期中,开展 亲子夏令营活动,人手一PAD,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 学习体验,感受到了信息反馈的快捷,教师指导的精 准,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通过政校、家、企四位一体合作,一对一数字化 教育示范市实现了共赢,胶州市的教育信息化得以区域 推进,得到了央馆、省市领导的肯定,走在全市前列。 胶州市的“平台免费、有偿培训、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专用网络支撑、学生自带设备”的数字化教学建设模式 是我市的一大创新,对“四步走”推进模式“探索论 证、试点体验、推广积累、普及应用”进行了有效探 索,不断创新研训一体化(培训、研讨、展示)应用模 式,探讨“信息采集、数据挖掘、过程诊断、精准推 送、评估分析”的大数据管理模式。
  胶州市的建设、推进、应用、管理模式在全国树 立了典范,为兄弟区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图17 胶州市“政校家企”区域推进模式
  五、共建一对一数字化教育示范市的合作愿景
  2016年,胶州市成功获批中央电教馆“教育大数 据分析研究”项目首批实验区。目前,胶州十中已全面 展开应用,二中7个班、二十三中2个班,七中、实验初 中正在试点,其他学校正陆续加入试点,现在注册用户 近两万,移动终端2000多台,预计在两年内达到100个 班的常态应用。
  胶州市政、校、家、企“四位一体”在“互联网+” 的跨界思维理念下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融合创 新,求同存异,形成合力,共建一对一数字化教育实验 示范区,共享信息时代的教育新成果,成为教育信息化 建设工作的全国典范。

更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