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论文 > 查看论文

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张敏姮 刘力
  • 学校: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
  • 学段:初中
  • 学科:其他

分享到 微信

  摘要:电子书包的出现给课堂带来了新的变革,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将混合学习应用于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在对电子书包和混合学习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特点,探讨了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
  关键词:混合学习;电子书包;教学过程;教学原则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电子书包被引进课堂,目前,在我国已经成立十多个电子书包试点。各试点对如何将电子书包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比较关注,因此,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原则迫在眉睫。
  混合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混合。针对目前试点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混合学习的特点,本文将混合学习应用于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以期促进电子书包与教学的整合,为学科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阐明了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特点,探析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教学过程,论述教学过程的实施原则。
  二、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特点
  电子书包的使用者是学生,混合学习能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因此,阐明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特点要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出发,对相关概念作如下澄清:
  电子书包的概念,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所谓混合学习(Blending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从教师视角出发
  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对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方面有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与新变化便是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特点。
  第一,知识与技能。在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第二,应用与创新性。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在应用与创新方面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教学活动更有效,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设置不同任务以适应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平台在课堂内外都给予学生指导,提高了师生互动的频率。第二个维度:根据电子书包系统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反馈,教师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疑问等,方便对学生管理和教学。
  2.从学生视角出发
  电子书包的使用群体主要是学生,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的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因此,实现对学生的培养要从三维目标入手,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特点,如图1所示。

  第一,知识与技能。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有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同时也应具备对终端设备的操作技能。
  第二,过程与方法。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分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教师根据课程需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资源获取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第二个维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主学习,自定义学习的步调,打破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随时上网查阅,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机会。该环境也使学生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可利用终端设备登录邮箱、微博、教育资源平台网站进行交流,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顺利地完成任务。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主体地位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学生也变得乐于承担学习责任,使学生形成与人为善的良好心态。
  三、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原则
  1.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以上特点,笔者从课前准备、新课讲授、复习巩固、运用熟练、评价反馈五个阶段具体阐述如何将电子书包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中,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1)课前准备
  为保证课前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有效地学习,实现课前互动。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A(发展层)、B(提高层)、C(基础层)三层。再从ABC中各抽出一名学生,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编好组后,教师将分组名单、本节课的学案、相关视频上传到电子书包系统里,并且布置任务。任务的设置主要围绕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例如,任务1:自学后,完成在学案中老师布置的课前测试题;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在线讨论习题,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课上分组汇报。
图2
  (2)新课讲授
  根据电子书包系统反馈的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根据课前的分组,可以先请发展层的学生提出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接着再提问基础层的学生,最后,给予学生过程性评价。通过以上提问方式,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并且结合教案讲解本节课的内容。
  (3)复习巩固
  在复习巩固阶段,让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问题,并且给出答案,组内学生交换习题并且作答,完成答题后,组内互相解答疑难,教师根据教学监控系统了解学生的出题情况,给予适时的指导。
  (4)运用熟练
  运用熟练阶段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具体实施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①教师给学生出示明确的任务。例如,完成电子书包中的课堂测试题。②让学生自主设计任务。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共同编写一道题目,由组长通过电子书包系统提交给老师。
  (5)评价反馈
  教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评价,除了传统的口头上的评价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的表扬功能来鼓励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学生端直接接收到评价的结果。最后,教师根据电子书包系统反馈的数据,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本节课重点内容予以总结,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课后,针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予以在线评价、指导。
  2.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教学过程实施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学系统运动的过程,也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研究教学过程,首先要了解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构成教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在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混合,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基于以上特点,总结出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的教学过程实施原则。
  (1)双主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作用。由于新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因此,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终端设备的使用方法。教师应该在课前了解学生对终端设备的掌握情况,帮助有疑问的学生排除疑难。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和设备,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监控,对学生适时辅导。
  (2)开放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友好合作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绩效考评的统一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开放有度。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学习和交流。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的地位,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安排合理适度的学习任务,使得开放中有统一,开放与统一并存。
  (3)混合要素的有序性与适应性原则
  有序性是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要素的相关成分有序地组织。适应性是指这些混合要素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序性与适应性的实现需要几个步骤,首先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学习发展情况,创设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其次,将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合理地统一到教学设计中;最后,根据教学效果,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反思不足。
  四、结束语
  将混合学习引入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创新,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学习将传统课堂中的优势与现代化教学设备相结合,解决了教师对如何将电子书包有效运用到教学中的困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电子书包”的遐想[J].远程教育杂志,2011(4):111.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3]刘力.信息技术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147-148.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
[5]徐明成,李正超.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4.
[6]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3.
[7]祝智庭.李文昊.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9.
[8]JoshBersin,WhatWorksinBlendedLearning[J].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3/ju12003/bersin.htm.2004.

本文作者:张敏姮          本文作者:刘力







更多论文

<>